“双减”政策下对教育体制的一些思考
2021年09月08日
  前几天在头条上看到一则新闻,一个安徽妈妈给市长写了 ,强烈要求提高高中的入学比例,觉得普高的50%左右的录取比例是不人道的,过早的进行分流,影响了孩子的成才,声泪俱下。市委部门回信,安抚了母亲的情绪,但是冷静的拒绝了母亲的要求。
  这里有两个问题。第一个,50%的录取比例低不低。如果与以前看,绝对不低了,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选择性失忆了,二十年前,三十年前,我所在的地区高中录取比例30%都不到,大家初中毕业之后,去了高中,去了中专,甚至很大一部分直接走上社会,当了学徒。所以录取比例并没有降低,甚至在逐年升高,我不明白大家气愤的点在哪里。
  第二个,把比例再升高,甚至升到100%有没有意义。并没有,就是50%的录取比例,进入高中的尾部学生已经大量出现不及格,成绩个位数的情况。那么如果中考卡线者,和缺一分甚至几分的学生,在几年之后会不会命运产生质的差别呢?也并没有,现在已经不是八九十年代,一分之差,落榜与在榜(当然那是指高考),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了。普高尾部的学生,耗尽全力,拼着浑身力气,浑浑噩噩啥也不会的度过三年,没有考上本科。而缺几分没上普高的同学,进了中专,成了中专头部学生,重点培养,然后考了大专,甚至现在直接有五年制大专,然后大批人专升了本(不管含金量怎么样,反正渠道多多)。五年,八年之后,大家兜兜转转,在转角处相遇了。在人才市场上,这两种大专有分别吗?都是专升的本,有区别吗?
  当然,妈妈的想法是,我的儿子是万中无一的黑马,压线分,甚至降线分进了普高,都能分分钟逆袭,一本重本不在话下。不排除,但偶尔的个案对于大政策的制定毫无意义。
  所以,终于来到的话题的中心,培训班存在的意义,有没有?从宏观层面上看,几百万机构人员不断的给学生刷题,刷到全社会都进了机构,把分数线刷高了几十分,那就是整体做了无用功,除了白费了大量学生的精力,家长的财力之外,就起了养活这几百万人的效果。甚至有些地方还有害,本身中考高考是一个人才的选择机制,但是机构的存在,就是一个巨大的干扰器,让部分人才下沉和愚者占座。全员挥刀自宫,都会辟邪剑法,那大家不是都白挥刀了。国家层面上说,咱还是别挥刀了,好好生小孩吧。有些家长就想着你们别挥了,让我自个儿挥,等我练成了,看我把你们全剁了,没安好心啊。有些被挟裹着的家长一屁股坐到地上,呀,终于不用挥了,保住了啊,不然可不成,打不过他们挥刀的啊。
  如果从微观层面上看,就比如大多数人都不去机构了,就让你占个先了,你还不一定有个好。大家的想法是,我花钱,请名师,我孩子努力学,成绩蹭蹭往上涨。确实有,不多。普通家长不具备鉴别力,花钱请人教小孩,都不明白人家什么学校毕业的,专业是什么,有没有教师资格证,教的怎么样……鱼龙混杂。我就说一点,除了机构头部的老师,那些能赚大钱的老师确实是顶级的,年薪五十万以上的,其他老师,那都是公立学校考不上编制剩下的啊,没办法才去民办学校甚至机构混口饭吃的。公立学校老师,年薪20万的,哪瞧的上机构那些号称能赚40万的老师。所以,有些学生去了机构夹生饭一煮,正经去学校上课反而不好好听,平时小测验看看好像成绩还好,一到大考就一败涂地。
  大部分家长,我想如果回头仔细想想,与其耗费这么多精力财力培养孩子,还不如自己去创事业,各司其职,然后等孩子毕业之后用自己奋斗出来的资源帮助孩子,甚至买套房也让孩子这辈子负担减轻很多。现在国家又指出了方向,生三个,用去培训班的钱省下来生孩子,做有意义的事,成才几率实质性提升。
  机构作为正规教育的小小补充可能不无裨益,但是自疫情以来,规模越来越夸张,不断给家长灌鸡汤添焦虑,居然有在国家教育之外,另造一个教育体系的趋势,那不是自找不痛快嘛,轰然倒塌不能不说是自找的。